一是审核粮食面积,让村级干部少犯错。成立粮食审核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抽调镇经济发展办、财政所、包村干事等人对15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的小麦面积进行抽查,凡100亩以上面积,由分管农业的副镇长负责,凡100亩以下的面积由包片领导、包村干事、村干部自查,做到逐块核实,出现问题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抽查中出现虚报面积的与村干部工资挂钩,镇纪委对虚报面积的村干部进行诫勉谈话,让村干部切实负起核实面积的责任,少犯错。二是规范农村财务,让村级“三资”更明确。实行村级财务六审制,逐级批阅,充分发挥村监会监督作用,实行每季度以自然村为单位公开明细账目,半年在村民大会上进行明细公开,每年对“三资”进行盘点,让村级“三资”更明确。镇纪委对村级财务公开进行专项督查,每季度督查一次,将督查结果在全镇进行通报,并作为村干部考核的依据,与当月工资与绩效考核挂钩。三是拓宽公开事项,让村民对“三务”更明白。在原有公开事项基础上,将公开事项进行细化,尤其是村民关心的低保户评定、农村财务、发展党员、工程项目等在自然村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镇纪委对公开内容进行督查通报,出现问题早发现,早纠正,让村民明白村级各项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