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疏不易堵。目前,网络已经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舆情从四面八方涌来,要在网络上完全遏制住某类舆情的发布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网络一旦曝发,它从产生到发展壮大,往往是由于有关部门消极对待,刻意回避或封锁消息,以至于事件的真实面貌在不明真相网民的助推下,越发模糊。因此,在网络舆情产生之初,纪检监察机关就应督促相关政府部门,及时作出正面回应,积极做好疏导工作。真相明了,民众的心结疏通了,网络舆情引发的矛盾自然就得到了化解。
宜快不宜迟。处置网络舆情宜快不宜迟,因为:一方面,网络舆情在产生初期由于参与的民众较少,应对起来相对较为容易,一旦错过了最好的时机,网络舆情将迅速扩散,有可能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甚至扩散到现实空间,这时再采取措施应对,将会事倍功半。另一方面,网络舆情热点大多转换频繁,持续时间短,如果对网络舆情的现状判断不准或者是工作严重滞后于网络舆情的发展,在网络舆情热点已经呈下降趋势或者开始转移的时候介入,这样将可能重新激发网民的关注度。
宜统不宜分。在对网络舆情的搜集、分析、应对以及善后工作中,都应该把握这要点。一方面,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与其他党政部门、社会机构以及新闻媒体的协作,共享技术、人力、信息等资源,聚集力量共同应对;同时,在对舆情进行处置时,要及时沟通协调,统一口径,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另一方面,纪检监察机关内部也要统一“入口”和“出口”,各种渠道搜集的网络舆情应汇总到一个部门受理,在办理结束后,也应由一个部门对外统一发布处理情况。